1.1超市的管理特点和信息化需求
1.1.1超市行业知识
1.1.1.1零售业态
(1)零售业态
零售业态是指零售企业为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而形成的不同的经营形态。零售业态的分类主要依据零售业的选址、规模、目标顾客、商品结构、店堂设施、经营方式、服务功能等确定。零售业的主要业态有:百货店、超级市场、大型综合超市、便利店、仓储式商场、专业店、专卖店、购物中心、SHOPMALL等。
(2)几种主要业态的介绍:
超级市场:指采取自选销售方式、以销售食品、生鲜食品、副食品和生活用品为主,满足顾客每日生活需求的零售业态,面积在1000平方米左右
大型综合超市:是指采取自选销售方式,以销售大众化实用品为主,满足顾客一次性购足需求的零售业态,除了一般超市出售的食品以外,还提供药品、服装、文具、书籍、家电、家具和家庭日用品等商品营业面积2500平方米以上,如家乐福、沃尔玛、易初莲花、大润发、苏果、人人乐等。
仓储式超市:是具有超市的某些特点,将超市和仓库合二为一,不设仓库,因而价格更便宜,面积为10000平方左右,如麦德龙。
便利店:既有食品杂货店供应的便利,又使用超级市场的销售方式和经营管理技术的零售商业组织,以“便利”作为吸引顾客的主要手段,来满足顾客简单购物和应急之需的一种业态,面积在20—100平方,如7-11(美),全家、统一银座,苏果便利。
百货购物中心:是指在一个大建筑物内,根据不同商品部门设立专柜,开展进货、管理、运营,满足顾客对时尚商品多样化选择需求的零售业态,面积一般在5000平方以上,例如:银座、贵和、中央百货购物中心。
购物广场(Shopping Mall):是指多种零售店铺,服务设施集中在由企业有计划地开发、管理,运营的一个建筑物内或一个区域内,向消费者提供集超市、百货、餐饮、娱乐休闲等综合性服务的商业集合体,比如恒隆广场(Park 66)、万达广场、佳世客、和谐广场、铜锣湾。
1.1.2连锁经营
(1)连锁经营的定义:连锁经营是一种商业组织形式和经营制度,是由在同一经营字号的总部统一领导下的若干个店铺或分支企业构成的联合体所进行的商业活动,共享规模效益的一种经营组织形式。
(2)连锁经营的特点
六个统一,分别为: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标识、统一营销策略、统一价格、统一核算,且指在店名、店貌、商品、服务的标准化,采购、配送、销售、决策、经营专业化,商品购销、信息汇集、广告宣传、员工培训、管理规范的统一化,从而实现规模效益,提高经营效率。
连锁经营分类:分直营连锁、特许加盟连锁两种。
1.1.3超市营运相关定义:
(1)商品编码:指商品依类别规律所编的号码,具有唯一性。举例说明:8位数,11120001大类(11)、中类(12)、单品(0001)。
(2)条形码:也称国际条形码,它就是商品的"身份证号码"。(EAN-13、EAN-8)
(3)店内条码(13位):仅供商店自行贴印、店内使用,不能对外流通的条码,适合于非大量规格化的产品。无标准条形码的商品,在门店制作店内条码。称重商品的流水码(5位)
(4)价格带:指在门店内销售同一项商品,其售价的上限到下限之间的范围。
(5)日均销售量:指单项商品日均销售数量。
(6)毛利额和毛利率:毛利额是指商品售价减进价的差价,毛利率=(卖价-进价)÷卖价,它是衡量商品贡献度的重要指标。
(7)加价率:加价率=(卖价-进价)÷进价
(8)库存周转天数和库存周转率:
库存周转率是指一定时期内销售成本与存货平均库存成本的比率,库存周转率=期间销售成本/平均库存额。
举例:
平均库存:100万
销售20万、成本10万 毛利率:50%
周转率:10/100
销售50万、成本30万 毛利率:40%
周转率:30/100
薄利多销
周转天数是存货从入账到销账周转一次的平均天数(平均占用时间),周转天数=期间平均库存/平均销售成本=期间天数/库存周转率。
库存周转率越高、周转天数越短,它表明企业存货周转速度快,经营效率高;反之,表明企业周转慢,库存积压大,效率低。
(9)客单数:指由店内收银机所统计的某一段时间交易客数。
(10)客单价:指由店内收银机所统计的某一段时间总营业额除以该期间的总来客数,得出的平均每人购买金额。即每一位顾客平均购买商品金额,客单价=销售额÷顾客数
(10) ABC分析法:是指对重点商品或项目的管理手段。ABC分析的具体做法是:首先将商品依畅销度排行,计算出每一项商品销售额构成比及累计构成比,以累计构成比为衡量标准,即80%的销售额约由 20%的商品创造,此类商品为A类商品;15%的销售额约由40%的商品创造,此类商品为B类商品;5%的销售额约由40%的商品创造,此类商品为C类商品。
(11)20-80法则:系重点管理之原则,指只要掌握住事物的重点(即其中最重要的20%)即可产生大部分的功效(即成果的80%)。例如:门店内80%的业绩系由20%的品项所达成。
1.1.4超市信息化需求
(一)超市管理面临的困惑?
(1)如何优化商品结构?
(2)如何控制库存积压?
(3)如何提升销售业绩?
(4)如何做好防损控制?
(5)供应链结构不合理(供应商价格不好、供应商结账周期、产品销售不畅)?
(6)数据分析严重脱节?
(7)如何加强个性化的顾客管理?
(8)如何规范业务流程?
(9)如何规避收银员作弊?
(10)生鲜加工、拆分的管理困惑?
(二)超市信息化可带来什么?
(1)规范和优化业务操作流程。
(2)强化主动管理意识。
(3)优化商品结构,合理并及时淘汰滞销商品。
(4)有效监督供应商的整体信誉度,优化供应链结构。
(5)有效监控畅销商品的进、销、存和商品的陈列。
(6)提高销售额、毛利和毛利率。
(7)降低库存积压,提高库存周转,降低资金占用风险。
(8)降低人员成本,降低损耗率,提升盈利空间。
(9)增强顾客的忠诚度,稳固客户群体,提供个性化的顾客跟踪和分析管理。
(10)强化销售提成和成本控制奖励,优化绩效考核机制,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关于商品陈列
1.货架:超市的货架大多经可拆卸组合的钢制货架为主,用来陈列商品。货架是超市的重要资源。
2.端架:在整排货架的最前端和最后端,也就是顾客支线的拐弯处所设置的货架称为端架。是顾客在卖场中经过频率最高的地方,是陈列的最佳位置,可供特别展示或陈列促销商品。
3、堆头(堆码)
用于商品促销时使用的一种陈列方法。主要是将促销商品在主通道中央或是拐角位置进行打堆陈列。可以很好的体现出商品的量感与美感。吸引顾客与该商品发生联系。
4.黄金线:
指商品陈列时最容易让顾客看到或拿到的区域,一般指肩膀以下至腰部以上的区域高度约在0.85-1.20m左右。此区域一般用来陈列利益贡献度高的商品。
5.关联陈列:
根据某一目的将相关联的商品陈列在同一区域或附近。
6.大量陈列:
也称堆箱陈列或山积陈列,指在卖场内辟出一个空间或将端架拆除,将单一品项商品或2-3个品项的商品作量化陈列
7.垂直陈列:
同类商品集中垂直陈列在上下多层货架。
8.平行陈列:
同类商品平等陈列多行于同一货架。
9.陈列配置表:即把商品的的排面在陈列上作一个最有效的货架分配,并以上面表格的形式规出来.
关于超市营运
1.销售额:
收银机统计的所在商品销售出去的收入。
销售额=来客数×平均客单价
来客数:指由店内收银机所统计的某一段时间的交易笔数。
平均客单价:
指由店内收银机所统计的某一段时间总营业额除以该段时间的总来客数,得出的每人购买的金额。即每一位顾客平均购买商品的金额。
平均客单价=商品平均单价×每一位顾客平均购买商品的个数
=销售额÷买单的顾客数
2.毛利额:
指商品售价减去进价的差价。
毛利额=销售额-单位成本×销售量
毛利率=毛利额÷销售额×100%
它是衡量商品贡献度的重要指标。
3.费用和费用率:
费用是指营运过程中所花费的总和。
费用率指费用额在销售额中的占比。
分为固定费用(如人力成本、水电费、租金)和可变费用(如运杂费、招待费、广告费、包装费等)。
4.损耗及损耗率:
损耗率:商品在买进卖出的过程中,因管理不当或疏忽造成的损失,损失金额与营业额的比例。
n作业错误
n偷窃
n意外损耗
n生鲜处理不当
n其他损耗
5.DM(DirectMail):“直接信函”
以信函的方式将门店的促销讯息通知目标顾客。
6.POP(pointofpurchase):在店内外将促销讯息,以美式绘制或印刷方式,张贴或悬挂在商品附近或显眼之处,吸引顾客的注意力并达成刺激销售的目的。
选购指南
本公司在山东地区销售各类济南收款机、进销存软件、济南会员卡、济南超市软件、济南会员软件、济南小票打印机、济南条码设备等各种商业信息化管理产品,能够满足各种大中小型专卖连锁店的信息化管理需求。
如需了解本公司的详细业务情况,敬请请访问本公司官方网站:www.shoukuan.net。
公司名称:济南森普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商业事业部
公司地址: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软件园
业务QQ:176099777
联系电话:400-11-89789
联系人:王经理